足球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原始点理论考试试卷2及参考答案
TUhjnbcbe - 2021/9/15 0:52:00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原始点理论考试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缘起:

1、是谁鼓励张钊汉医生研发并推广原始点的?

答:是张钊汉的妻子施淑贞女士。

2、张钊汉医师最先发现的原始点位置是哪?

答:臀部。

3、张医师给爱人重用红参,体力有好转,为此发现了什么的重要性?

答:内热源的重要性。

4、张医师用了几年的时间研发原始点位置并用于临床实践?

答:5年。

5、谁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传承发扬原始点,并为原始点理论的完善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答:赖忠文。

手法篇:

1、原始点是经临床实证的(疾病症状起源处),它们位于身体一系列固定部位,各涵盖特定区域共同作用于全身。原始点一词早已成为(原始点医学)及其(保健疗法)的代名词。

2、按推原始点找到较痛的点,称为(原始痛点)。

3、体伤分为(他处体伤)和(本处体伤)。

4、按推原始痛点后,症状若(改善),则此症状与患处无关,而是由原始痛点所致,称此原始痛点为(他处体伤),症状若(未改善),则此症状与原始痛点无关,而是由患处体伤所致,称此患处为(本处体伤)。

5、临床上,在各部位的路径上发现的痛点,或仅有一点,或(有多点),或(相连成段),甚至遍及全线,都有可能。

6、原始点的特性决定了原始点不但是(疾病症状的起源处),也是(诊断、治疗与保健)合一的大开关。

7、原始点大多位于骨旁处,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脊椎)及其余(七处部位处)。

8、应用原始点时只需知道症状发生位置为何处原始点所涵盖,按推该处原始点,从中找到需要处理的原始痛点,而(不须分辨病名)。

9、脊椎两侧原始痛点找法的基本原则:症状位置在身体前面,(向后面的)脊椎两侧找痛点。症状位置在脊椎旁边,(向中间的)脊椎两侧找痛点。症状位置在脊椎下面,(向上面的)脊椎两侧找痛点。

10、找到原始痛点,按推力度需(由轻而重)以测定最适宜的力度,以略感酸痛为宜,过重如强烈疼痛感,则易造成伤害,而太轻几乎没有酸痛感,则效果不佳。对于虚弱者手法(更要轻揉),甚至必须先用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缓处理。

11、按推时间则因病情不同很难加以规定,也许几秒钟,也许二三十分钟,虚弱者按推时间甚至更久,但无论按推时间长短,只要(症状减轻)即可停止操作,其间要注意补充内外热源。

12、重病者一天可按推(2次),轻症者可(2~3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一次当做保健,每个点按推约(3秒钟),可以来回处理(2~3遍)。

13、手法操作应遵循的原则:(安全原则),按推不可太重、太久、太频繁。(有效原则),即位置精准,见效即止。(经济原则),即施作者以最省力的方式,让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达到解症的效果。

14、患处可温敷(不可按推)。若患处位于其他症状对应的原始点上,为解决其它症状,应(先按推此患处)相对应的原始痛点,再按推与此患处重叠的原始痛点。

15、按推时常用手法:(手肘法)、腕骨法、(食指法)、拇指法、拳头法。

16、一条脊椎包含(颈部),上背部,下背部,(荐椎部)。七处是(头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特殊点是(肩胛骨旁)特殊点及膝盖上方特殊点。

17、头部原始点分(耳后)原始点及(枕骨下沿)原始点两部分,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18、颈椎原始点分(枕骨下沿)、(颈椎两侧)两段。

19、肩部原始点分为(肩胛冈下)与(肩胛骨上),分别位于肩胛部冈下肌之上侧与内侧,略呈倒L字形。横段紧靠在肩胛冈下缘,从其外侧端点向内行与肩中垂直线交点处而止,竖段即由此交点处转折、垂直下行至腋下等高处而止。

20、荐椎原始点涵盖范围:(下臀)及其前方(小腹)。

21、肩部原始点涵盖范围:(肩峰)、肩前、(腋下)、(侧胸)、上臂至肘关节上沿。

22、臀部原始点在臀部上,左右对称呈(V字形)。

23、踝部原始点位于(内踝)、(外踝)两处,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24、肘部原始点起于肘关节后上方前侧(凹陷处),沿肱骨垂直上行约一食指长,少数还可能再向上延伸。

25、观念重于手法,故原始点手法必须在理论观念指导下,配合(热源)的运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就手法而言,则以原始点(位置)准确性为主,按推技巧为次。

总论:

1、原始点医学是(放空知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来的。

2、原始点医学先是重用(内热源),之后归纳出(一条脊椎)及(七处原始点),其间又发现(外热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诊、疗)一体同步的原始点保健疗法,进而创立以因、缘、果的架构来阐述疾病由来与诊疗原则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突破、充实、完善,最后建立起一个(医疗、保健与理论)高度统一的崭新医学体系。

3、所有疾病是由(热能不足)与(体伤)所致。

4、果指(疾病症状)及(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异常本是衰老败坏现象,而非疾病,但与疾病同因,故亦属果。

5、疾病是由于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故此二者为(疾病之因)。

6、缘则统称所有影响人体热能与体伤的(各种因素,如外伤、劳累、情绪、环境污染等)。有些缘会消耗热能,间接导致体伤而产生症状,但亦有缘直接造成体伤而产生症状。

7、单一的因或单一的缘都不会影响果,必须要(因缘具足),果才会改变。

8、在诊断将缘作因:如把(风寒)或(中暑)当成症状的因,使外缘及内因混淆不清。

9、体伤又分他处体伤及本处体伤,可直接产生(症状),热能不足则可影响(体伤),间接导致症状。

辨因

1、所有疾病症状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体伤)可直接导致症状,(热能不足)则可通过影响(体伤)间接导致症状。

2、辨(热能不足)与(体伤严重)的程度,及二者孰为疾病之主因,是(辩因)的核心,其结论将决定治疗的根本原则。

3、(症状)本身一般不会致命,但症状越严重表示(体伤)也越严重,必会消耗更多热能,而严重(热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过来,严重热能不足也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而加重症状,陷入恶性循环。

4、体伤及热能不足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左右着病情的变化,因此治疗疾病必须同时(解除体伤)及(改善热能)。

5、体伤与热能不足虽不能割裂对待,但此二者孰为疾病之主因,则可从审察三事而定。其一,(患者是否有可反映体力虚弱的症状),如行动迟缓无力、全身异常疲惫、食不下、瘫痪、肌肉萎缩、声音微弱、气喘、面无光泽、肢体冰冷、发抖、水肿等之类?其二,(症状是否发作频繁或时间持久)?其三,(通过按推原始痛点来判断症状之体伤位置是否在本处)?于此三者中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热能不足),处理上应以(改善热能)为主,以(按推解除体伤)为辅;反之,若三者皆否,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体伤),处理上应以(按推解除体伤)为主,以(改善热能)为辅。

6、作为辨因的关键步骤,辨症状之体伤(位置)必须经按推原始痛点后视症状之改善与否才可确认。换言之,是先有按推原始痛点的治疗,之后才有辨症状之体伤位置的诊断,因此其过程也是治疗的首要方法。

7、从经络穴位、到阿是穴、再到原始点,其实都是为了解除他处体伤所致之症状而设的位置。故辨明体伤(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8、具体而言,「症」的不适感,多属(他处体伤)所致;「状」的组织受损,多属(本处体伤)所致,但二者仍须经(按推原始痛点)作最后确认。

9、使用外热源时,症状若属他处体伤所致,温敷应以(原始点)为主,(患处)为辅;若属本处体伤所致,则反之。

10、本处体伤所致症状的预后,可参考其处理后的修复时间:(一).一般内外伤,约(1~7天)。(二).严重烫伤、化学毒液灼伤,约(10~30天)。(三).肌肉肿胀、撕裂,骨折,器官受损,约(1~3个月)。而严重者,约(3~6个月)。若经半年仍未改善,则属难治之症。

11、病情好转与恶化的辨别,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体力)的强弱。

12、治病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保命),其次才是(解除症状).

13、(体力)不仅可反映热能状况,也是身体免疫力、自愈力的代名词,更是生命力的象征。

14、故分析病情或治疗疾病,改善(体力)远比改善(症状)更为重要,也就是经治疗后不论症状有无改善,如见(体力渐渐充足),则属好转现象,最后必可化险为夷,脱离病苦。

15、至于仪器检测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则属果,无法反映(热能与体伤)的真实状况,跟(体力与症状)无关,不可作为分析病情、从因解症的依据,但若从果下手,治疗异常,则可参考。

16、疾病症状轻重的辨别,主要是通过观察(症状本身而定)。症状属局部且位于(四肢),如臀痛、腿痛、膝痛、踝痛等,若发作很(少)、又时间(短暂),则属(轻症)。症状属多处且位于(头身),如高烧、怕冷、头痛,或头晕、胸闷、咳嗽,或腹痛、便秘等。若发作(频繁)、或时间(持久),则属(重症).

17、因为症状限于(局部)且很(少)发作,表示(体伤)轻微、影响(热能)甚少,且症状又在四肢,无危险性,故属(轻症)。

18、因为症状(多处)且发作(频繁或持久),表示(体伤)严重、影响(热能)甚巨,且症状又在(头身),有危险性,故属(重症)。

19、若出现(气喘、头晕、食不下)等症状(反复)发作,甚至每况愈下,且体力愈来愈弱或急速下降的情况,即表明(热能)严重耗损、险象已现,虽没有立即生死之虞,但短期恐难以恢复。操作可参考「重病的处理」。

20、病情若已恶化到出现(全身无力、身体水肿、面无光泽、食不下、气息微弱)等热能即将耗尽的命危表征,仍可以(重病方式处理)。但若又出现(喘促不堪、呼吸困难)而有立即生死之虞者,应以(保命)为先,而非急于(解决症状),故不可再按推,只可(改善热能)。此时亦可考虑配合西医之(从果解症),如戴氧气罩、抽水、输血等。

21、若到了(张口吐气、不见吸气,且眼神呆滞涣散,不能表达),则说明(热能将竭),体力不支,大限已至,此时(不须抢救),只可(温敷)让患者减轻痛苦,保持神志清明。

后期继续分享其他测试题,敬请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始点理论考试试卷2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