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这里感受运动的快乐,体会野生动物在野外 [复制链接]

1#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终南山的封面”、“大秦岭的名片”,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陕西省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强化主业职责”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科研监测、资源保护工作为抓手,促进基于生态保护的森林体验自然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日,由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系列广播访谈“走进自然,陕西自然体验发展成果”,聚焦牛背梁生态文明教育情况。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情况如何?

启动了《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课题研究。设置31条样线调查范围覆盖整个保护区,以羚牛调查为契机,在保护区掀起了科研监测、资源保护的工作热潮,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和羚牛野外活动的图片、视频资料,发现了不少羚牛活动的新动向,例如在调查中石砭峪保护站水洞子沟发现了羚牛的新鲜足迹,这是羚牛的最新分布点。目前这一课题数据正在业内整理中,但从观察的数据来看,牛背梁的羚牛这几年保护成果还是斐然的,野外遇见率和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壮大中。

务实推行资源管护野外工作新举措。从年起实施资源保护人为干扰动态监测手段,切实加强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自实施资源保护人为干扰动态监测以来,坚持每季度提出监测管护分析报告,收到了明显的野外资源管护成效。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年7月正式实施了“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红外线相机野外巡查与监测考核规定(试行)”。这是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直面资源管护困难、问题和矛盾,总结多年保护管理工作经验教训做出的具有较大突破性、创新性的管理举措;也是积极、务实规范保护区管理,着力打造够格高质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取得的突出成效。

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的情况

为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新途径,更好的发挥好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原陕西省林业厅在年率先筹建了以森林、山水为主的“牛背梁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牛背梁自然保护作为森林体验两个试点之一,紧抓机遇,不断立足实际,积极探寻,努力对自身资源等优势进行考量和定位。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的设计理念为:通过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的森林体验活动,让青少年走进森林、感悟自然、增强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伴随他们成长,促使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牛背梁森林体验教育基地由北沟保护站森林科普中心、北沟野外森林体验线路(3公里)、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各保护站宣教室四部分组成。北沟野外森林体验线路:通过树种识别区、岩石认知点、植物大类群感知点、高负氧离子体验点、运动能力测试点、亲水互动点、土壤认知点、休憩游戏创作区、休闲区、根系展示区、鸟巢体验区、森林药房区共12个点(区)近40项体验内容,使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中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在森林体验活动实际策划中,力求每一项体验活动都能让参与者有参与感,或者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感受自然界的花鸟鱼虫,或者设计成科学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观察森林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或者设计成小游戏让他们在互动对抗中培养对大森林的美好情感,又或者让体验者自己动手观察描绘出树叶、昆虫等自然事物的细节轮廓,丰富多彩和全方位的体验活动迅速拉近了体验者与大森林的距离,也会引发他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开展效果如何?

北沟森林体验活动启动后共接待高新区第二中学、西安中学、思源中学、航天中学、太平小学、西安旦雨体验营等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余人,体验活动受到师生们一致的欢迎和好评,很多体验学生临别时由衷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成为一名自然保护区工作者,亲身参与到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工作中。体验活动征集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我与自然有个约会》等多篇学生体验文章,均抒发了参与森林体验活动后独特而难忘的自然情结,并已采用于牛背梁宣传网站和《秦岭牛背梁》刊物。

基地有哪些特色?

牛背梁北沟森林体验活动基地在设施建设和活动策划中重视发挥基地野外资源的特点,注重体验类型的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目前较为受到欢迎的有:

树种识别区

树种识别: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认知沿途各种主要树种,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闻味、触摸、观形,感受树木间的不同,了解其显著特征及相关趣闻。

森林观察:通过望远镜或者双眼,观察体验线路沿途出现的鸟类及其他动物,以及山地植被分布状况,并做记录。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与灵动之美,观察鸟类活动特征和颜色、体型及山地中不同海拔植被的区别等,锻炼体验者观察力、配合能力等。

微旅行:通过放大镜观察脚下及四周的地面,记录下所有看到的东西,并表达出来。锻炼体验者的观察力和专注力,使其对森林地表生物存在的类型有清晰认识,并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镜像世界:体验者列队手持梳妆平镜缓步前行,镜面向上水平放在眼睛与鼻尖中间,观察镜中出现的林冠影像,感受其层次美感。

岩石认知点

岩石认知:观察地质次生断裂现象,并听取有关地质运动变化对秦岭地质构造的影响过程;敲打石头,体验硬度及石质;用显微镜观察其不同的构成成分。

植物大类群感知点

感知植物大类群:观察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类群,并通过触摸,体会地衣、苔藓等植物的质感;通过放大镜观察地衣、苔藓的细微结构。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观察来感知小区域内植物大类群的关系。

高负氧离子体验点

环境数据对比:由指导老师指定专人,测定并记录西安市内、北沟森林体验线路内海拔高度、温湿度、PM2.5含量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对比。通过数据对比,让体验者深刻认识森林的吸碳放氧功能及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并对海拔、温湿度、PM2.5、负氧离子等术语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深呼吸体验:引导体验者静默下来,做深呼吸,体验森林中高负氧离子带给人类的舒适感,并讲授不同含量负氧离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加深对大森林生态效益等价值的感觉体验,感受来自大森林的自然关怀。

运动能力测试点

运动挑战:组织体验者跳沙坑、走梅花桩、爬树,测试自我跳跃、攀爬、平衡能力,并与兔子、豹子、猴子等动物的运动能力作比较。感受运动的快乐,体会野生动物在野外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

亲水互动点

水土保持实验:带领体验者开展水土保持实验,观察不同的植被覆盖程度对于降水起到的不同作用,使体验者了解大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亲水游戏:引导体验者在河边观察水流对石头的冲刷作用;用四肢触摸流水,体会水流的各种感觉(流速、温度、水质等);观察水生生物的种类特点;采集自己喜爱的特色石子,用于随后开展创意活动。给体验者创造快乐戏水的机会,并引导其观察河流的侵蚀作用,了解河流源头、支流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的关系。利用平镜放在水中折射阳光,让体验者观察光在水中折射发生的色彩变化,引导其联系彩虹生成的原理。

土壤认知区

土壤观察:引导体验者观察森林内土层的构成,用手触摸感知土壤的质感。使体验者掌握土壤分层、构成及形成的基本知识。

休憩游戏创作区

盲人体验:学生二人一组,一人蒙眼,一人引导和保护,蒙眼者在指引下触摸周围环境的树干、树叶、土壤、闻各种味道,倾听声音,之后交换任务。让学生的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全面调动,感受大自然中各种信息,例如树皮褶皱、树叶纹理、泥土气息等。

声音地图:让体验者静坐在石墩上,举起双手,每听到一种新鲜的声音就伸出一根手指,数一数共有多少种,并分组分别绘制出声音地图,标明各种声音的方向和距离。体会森林中各种声音的奇妙,锻炼专注力和静默能力,引导孩子们静下心体验森林的奇妙。

蒸腾实验:指导体验者利用塑料袋及植物叶片做植物蒸腾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叶片将水汽向空气中蒸腾的速度、条件,并启发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原理。

森林故事:让体验者分别扮演大树及树上栖息的其他生物,同时每棵大树可以承载的生命有上限,通过不断减少大树的数量,让生物重新寻找可以依存的大树,找不到大树的生物则出局。引导体验者在游戏中体验森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引导体验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