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重流程内重职能应急管理机制 [复制链接]

1#

有这样一个问题:应急管理具体在实践中的“终止机制”是怎么运行的?有没有这样的正式文件或说法?从某一天开始,应急结束,开始进入常态管理层面?可能有人会认为,现实中只有应急的启动,而从来没有见过终止的。也有人会说,“总结表彰大会”一般可以理解为“应急终止”。但是,正式有文件可以拿出来的“终止机制”是否存在则不好说,一般不会有。这个问题可以充分说明“应急机制”在终止这个具体动作上的欠缺。那么,其他应急机制呢?比如,应急中的信息上报机制也特别重要,何等信息通过怎样的渠道在什么时间内可以上报到上级部门就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而言,年12月29日武汉的一位医生张继先就率先将自己接诊的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情况通过信息系统上报,并立刻到达武汉市卫健委,这被认为是这次疫情的第一个正式上报的来源。后来,张继先因为自己的信息上报行为获得了国家的鼓励。后面这个就是另外的“奖惩机制”在起作用了。但这个上报机制就到省级卫健委为止,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那么,说明上报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年6月2日主持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连续说了两个关于多点和多渠道的机制设计问题,可见我们国家在应急机制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不少。实际上,在上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26次提到了“机制”这个词。

很多管理者并没有说清楚“应急管理机制”乃至“管理机制”究竟为何物。但是,在具体的应急实践中如果没有一个清晰可参照的机制,相应的管理行为就难以执行下去。简单理解,“机制”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机理”+“制约”。如果给一个定义,可以这样说,机制由环境中某些具有确定或动态关系的特定元件组成,以模型(或规则)的形式来揭示事物(或事件)的规律,并以此设定一套流程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设施或解决方案。机制的组成一般包括参与者、规制和关系定义,其中参与者还包括主体(用于设计和使用机制)、客体(机制作用对象)、介质,而规制可以是时间规制、空间规制、动力与约束规制。

而管理机制则是为实现一个确定的管理目标,基于相关事物或事件的内在运行机理,考虑到现实条件的制约,而人为设计出来的一套涵盖了原则、模式、规范及流程,具备一定能动性的解决方案。应急管理中的机制有很多,如动员机制,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要进行什么程度什么范围的动员,可以在这个机制中说清楚。笔者认为,应急管理中的机制比较主要的有以下10种。每一个应急机制都伴有一个具体的流程,同时也都承担着一份独特的职能。机制当然不止上述10种,比较隔离机制我们都已深有体会,这里仅就“地震救援——震后出现传染病疫情”这一应急状态给出相应的“隔离机制”设计方案。

地震后由于垃圾、污水、畜禽尸体等的影响使得饮用水污染,蚊蝇滋生,灾区群众集中在临时住所,卫生条件较差,同时由于身心受到创伤,免疫力降低,很容易出现疫情。在震后传染病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空间实施有效隔离就成了一个难题。

根据空间规制设计的一般思路,此时的空间已不再是自然空间,而是由帐篷支撑起的人为空间,此类空间的属性可变程度较大。此种情况下,空间规制设计的目标属于第三类,即原有空间不再适用,需要改变原有空间。由于地震发生后,帐篷数量有限,很难在保证灾民需求的基础上再对每个疑似病例进行单个帐篷隔离,因此可以考虑分区搭建帐篷,灾民正常生活区和隔离区要有足够的空间距离以保证隔离的有效性。事实上,我国对地震后预防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就十分注重空间的利用。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对地震后灾区出现疫情如何进行隔离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情况,隔离区可被分为小隔离圈、大隔离圈和警戒圈。由于传染病的传播,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空间上的独立性。由于震后各种资源的匮乏,节省救灾物资也是在隔离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根据直接接触者的发病与否,需要隔离时可在其原住宅中另室隔离,必要时可设立临时健康隔离所,健康隔离所应设在居民点中孤立一角的房舍中,周围设岗,严防出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隔离,如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可以只划定小隔离圈;人口密集地区,疫情多点同时暴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为封锁隔离区域;疫情医院时,先将病人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

小隔离圈是指以疫情病人(或尸体)所在地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隔离的范围,如一个庭院、一栋房子等;牧区可将一顶帐篷或相连的几顶帐篷划为小隔离圈,病人(或尸体)发生在城镇居民区时,可将其中一栋楼房或病人(或尸体)所在的一个独立单元划定为小隔离圈。大隔离圈则是以发生疫情病人(或尸体)的住房为中心,将其所在的村(屯)、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牧区则以病家住宅为中心,将其附近常有人来往的地域,一般1~2公里以内的区域划为大隔离圈。警戒区是指根据疫情病型、传染来源以及污染范围等具体情况,以大隔离圈为中心,其周围5~1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点;如发生在城镇,可视疫情病人家的位置和城镇大小,将城镇的一部分或全部划为警戒圈;如发生在牧区,居民分散时,只需在大警戒范围内的各路口设立岗哨即可,可不必划分警戒圈。空间隔离机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应急措施,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对于空间条件相对苛刻的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型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摘自《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读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是新时代“中国之治”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本书按照“认知灾难、应对灾难、风险管理”的逻辑,对当前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选取中国和世界天灾人祸的案例,系统阐述了公共危机的界定、科学应对天灾人祸、从应急走向预防等,从而完善对于危机事件的认知体系。

本书既阐释了应急管理的关键要素、协同决策、行动方案,又立足认知风险、防范风险、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决策、应急响应、灾难救援、恢复重建等,为广大领导干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提供决策参考,帮助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切实提升领导干部危机与应急管理能力、危机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陈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风险及应急管理、机制设计、智库等方向的研究。

陈樱花,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应急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RECOMMEND推荐阅读

思享新时代

长按扫码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