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5位北大人文社科教授的ldquo治 [复制链接]

1#

袁行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治学感言

治学要有基点、有旁涉。基点务求精深,旁涉务求宽广。专攻一点,或恐拘于一隅,视野狭隘;广泛涉猎,切忌浮光掠影,一无所长。我曾把自己关于诗歌艺术的研究,归纳为八个字:博采、精鉴、深味、妙悟。我还曾提出撰写文学史的三条原则: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意思都在强调会通化成。司马迁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学问要有气象。我说过:“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每在于此。做学问也要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形成这种气象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一丝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堂堂正正。

做学问和做人要统一起来。随着学问的增进,人格应该不断提升。但是,学问和道德也会有分离的情况,那是不好的。古人常常将两者连在一起,称赞某人道德学问如何如何,表现了对一种理想境地的向往。道德和学问的统一,应当成为学者自觉的追求。

影响人生的书单

1、《陶渊明集》。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他思考的都是关乎宇宙、历史、人生的大问题。在晋宋之际黑暗的社会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是一位气节高尚的人。他为人自然,诗也自然,这是很高的境界。当夜深人静之际,捧陶集吟咏于孤灯之下,则矜平躁释,与天地臻于和谐。

2、《老子》。我是把它当作一部格言集来读的。每置之枕边,睡前三五分钟读一则两则,悠然会心,以清吾梦。兹就记忆所及录数则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自是,故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大巧若拙。”“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的话给我以智慧。

3、《论语》。因为我是教师,所以读《论语》时常常注意孔子作为教育家的那一面。孔子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谓: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时,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便不必教他了。他教导学生对学问的态度一定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要耻于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不耻下问。”他强调要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我很感兴趣的,也是我试着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的。

4、《东坡乐府》。此书名曰“乐府”,其实就是“词”。苏轼以诗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从而为词开拓了新的天地,也确立了他在词史上崇高的地位。如果从一般读者的角度来看,我主要是欣赏苏词里那种以达观为基础的潇洒。“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这些名句都表现了他的洞见,耐人寻味。苏轼才高而命蹇,如果没有这点潇洒真不知如何活得下去。

5、《狄德罗哲学选集》。我喜欢跟聪明人谈话,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大哲学家,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当然聪明过人。而这本书里所选的好几篇文章如《达郎贝和狄德罗的谈话》、《达朗贝的梦》、《谈话的继续》、《拉摩的侄儿》又是用对话体写的,读来如同直接面对着一位聪明人。他的《哲学思想录》和《思想录增补》是一条条短小的笔记,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但很发人深省。狄德罗认为人类的全部知识是有结构的,各个学科互相联系,构成整体。由此我想到,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适当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在相近学科的交叉点上做一些综合的研究,肯定会开拓出新的学术领域,并推动学术的发展。

严绍璗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治学感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活在北京大学富含生命之力的人文氛围中,秉承数代师辈的学术精神,无论生存状态发生何种的变化,始终以学术立于世界为终生之任,以推进学术为终生之业,以学术甘苦为终生之乐,坚持“刻苦地学习,踏实的学风;实在地研究,独立的思维,”为自己的座右铭。

影响人生的书单

我喜欢读书,回想自身学术进展的道路,觉得在较为广泛地阅读中国古文献的基础上,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及基佐(F.P.G.Guizot)的《欧洲文明史》(HistoryofCivilizationinEurope)(五卷),陈独秀的《独秀文存》和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等思想学术精粹,对我一生的学术思想具有奠基性的影响。当今国内外学术界许多时髦的文化学新秀,在对人类思想的结晶毫无感知的状态中高谈阔论,实在是人性的挫折。

钱乘旦历史学系教授治学感言

历史学有双重功能:恢复过去和以史为鉴。双重功能的基础是恢复过去,只有恢复真实的过去,才能认知历史,也才能对历史进行思考。尽管我们知道:完全恢复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仍然要尽可能接近过去的真实。这就使历史学家的工作异常艰苦,他们必须寻找那个真实的过去。

然而恢复过去仅仅是开始,更艰巨的是思考过去留下的资讯。每一代人都会对过去有自己的思考,因为每一代人都在用现在与过去对话。而这就是历史的活力所在:历史之所以永远存活,就因为它绝不是死了的过去。

人们常引用我说过的这句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一种巨大的才智。”我觉得,这是我学习历史最大的感慨。

影响人生的书单

1、《唐宋词选注》

2、《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3、《简爱》

4、《英华大辞典》

5、《世界通史》

黄宗良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我从自己治学的种种毛病中逐步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学者,他的价值和“份量”,不完全在于,或者说,首先不在于发表多少著作、文章,做了多少次学术报告,有多少头衔、上过多少次电视;而在于他在学生中,在读者听众的心目中的信任度有多高,在于熟悉你的、诚实的同行、学生、读者,是否相信你提供的信息、看法、判断、观点。就是说,你是否努力为接受者提供精品。精品就是自己劳动成果的精华。它要求有相当精确的材料、精炼的文字、精当的结论;要求再高一些就是有相当精彩的表达、精辟的见解,防止以偏概全;学会平心静气、事实求是地分析问题,防止情绪化和固执成见。

影响人生的书单

1、罗贯中:《三国演义》

2、《唐诗三百首》

3、艾思奇:《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列宁:《列宁全集》

5、罗伊?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宁骚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龚自珍曾说过一句话:“著书只为稻梁谋”。就个人经验而言,如果为解决生计问题而从事学术论著的写作,实在是一项错误的选择。马克思著《资本论》,皇皇巨著,堪称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而经济收入不够买烟抽。

因此,我总怀疑以学术研究为名大搞“经济开发”的人是否能够在学术上有真正的造诣和贡献。实在地讲,兴趣——在探索未知领域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所得就犹如掘到一座金矿那样的兴趣——才是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甚至“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强大动力。这么说,那些为金钱和权力而浮躁乃至狂躁的人们,还是自己摘掉或者请人摘掉“学者”的帽子为好。

影响人生的书单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特别是这本书的最后两篇文章《矛盾论》和《实践论》。能够把深奥的哲学问题讲得如此深入浅出,让你既把握学理又知道如何行动,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

2、《邓小平选集》第三卷。“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摸着石头过河”——能够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制定如此简捷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

3、《孟子》。能够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分析得如此透彻,既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也为被统治者造反提供依据,在古代,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

4、司马迁著《史记》。能够把数千年历史梳理得简明扼要,又栩栩如生,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

5、鲁迅著《呐喊》。能够把民族危机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刻划得入木三分,把小说写得如此文学化而又如此政治化,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到。

任光宣外国语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在做学问的道路上没有上帝的恩赐,也不能等待他人的馈赠,而要靠自己的努力,成绩是时间、精力和汗水的结果。古人云:“业精于勤。”要勤奋好学,知难而进,不断进取,敢于创新。

聪明、幸运、灵感只能是临时的朋友,它们会给予人一时一事的帮助,而勤奋才是永远的、忠实的朋友,伴你走完学术的人生。因此,还是马克思的那句名言说得好:“只有在崎岖山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影响人生的书单

1、《论语》

2、《圣经》

3、黑格尔:《美学》

4、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5、《拿破仑传》

王缉思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我在国际政治领域的治学,主要体会有三点。

首先,平时我们所观察到的国际政治现象,就好比是巨大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而决定冰山运动方向的,是不易观察到的海洋和冰川深处,那就是世界各大文明以及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特色和发展变化。

其次,我既帮助中国学生和公众了解外部世界,又促进外部世界理解中国,可以说扮演了某种“边缘人”角色。但是,我的立足点永远是中国。

第三,我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从事政策研究。前者需要冷静、扎实,站在客观立场上;后者需要热忱、敏锐,站在国家立场上。在两者之间,我永远立足于学术,因为只有掌握充分的学理,才能形成政策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提出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设想。

影响人生的书单

1、《三国演义》

2、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

3、《毛泽东选集》

4、《战争与和平》

5、《牛虻》

易杰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从事科学研究是一种圣洁无比而又充满风险的事业。把它当作追逐名、利、权的场所,本身就是对它的最大亵渎!在中国就更是如此。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能获得系统栽培的人是极少数,而能在科研领域工作的就更少了。在我国能从事科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幸运。事实上,也只有心灵的纯洁,才可能有科学思维的深刻;才能大无畏地进行探索,并把它百折不回地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最终取得某些突破。

一个真正的学者,并不单单属于他自己,甚至也不单属于他所在的单位,而是属于整个民族乃至人类的。他的存在不应当限于他生前,而应当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自己的印迹。因此,他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除旧布新,考虑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国家和人民说话,说的是肺腑之言,还是言不由衷;能启发读者的心智、净化人们的灵魂,还是可能混淆视听、毒化社会;是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可能误国误民?

影响人生的书单

1、《岳飞传》

2、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3、李仆克内西?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4、列宁:《哲学笔记》

5、(苏)鲍?姆?凯德洛夫:《列宁思想的实验室》

王思斌社会学系教授治学感言

我很热爱自己所学和选定的社会学。在20余载的社会学教学研究和后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本人深深感到一个学者所应负有的责任:这就是向人民负责,向社会负责,向学术负责。

对这种责任感的体认是与我的人格高度一致的:我愿意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治学之路上我愿意面对社会转型中之现实,说实话不说假话,并以某种理想主义情怀去探索推动社会进步之路径,这也可能在学术与现实之间生发出某些新的学术观点。

至于教师之角色,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我服务(包括那些研究生);如果要排顺序的话,我愿意说教书第一,科学研究第二;当然我知道二者在关系上是密不可分的。

影响人生的书单

1、《礼记礼运》、《大学》、《中庸》

2、费孝通:《乡土中国》;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姜明安法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自八十年代初,我开始研究行政法。那时,大学里还没开行政法的课,书店里还没有行政法的书,法院还不受理“民告官”的案子。但是当时我就深信,中国需要行政法,中国的公权力需要控制,中国如果没有行政法控制公权力,中国会没有希望,旧中国国民党的权力滥用和新中国文革式的滥用权力就还会以某种其他形式重演,所以我坚定地选择了研究行政法这条道路。虽然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我没有退缩过,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来。现在,中国的行政法学,中国的行政法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行政法毕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了,并且扎下了根。

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治学历程,有三点感想:

其一,做学问,一定要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痛苦,应该成为我们做学问的动力。我们的工作,我们所做的学问,如果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减少一些灾难、痛苦起一点作用,我们会从中获得很多的快乐;

其二,做学问,一定要刻苦,要放弃很多利益、很多机会、很多快乐,要花很多时间去读书、去调查、去思考――很多时候要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坐在电脑前苦苦地思考、思考;

其三,做学问,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古人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限于水平和能力,虽然我们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说出多少惊人之语,写出多少惊人之作。但是,我们作为学者,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说出多少有些新意的话,写出多少有些新意的作品。

影响人生的书单

1、雪克:《战斗的青春》。这是我在乡下上小学时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当时我被书中的许凤、李铁等抗日英雄人物深深地、久久地感动,他们做人、行事的方式似乎对我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是我上大学时所读的多部经典名著之一,该书是最初引起我对公法的兴趣,促使我一生献身公法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至今记得该书特别引起我深思的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3、马君硕:《中国行政法总论》。这是我上大学时最早读到的一本行政法著作,是导致我后来以毕生的精力研究行政法――公法的最主要部门――的主要诱因。这本书的序言(张知本序)一开头就促使我对“文革”,对当时中国政治、中国行政进行反思:“中国政治不上轨道,是尽人皆知的事。考其原因,自然很多,要以从事政治的人们,只知术而不知学,只任人而不任法,只重官而不重民,三者为最”。

4、[英]戴雪:《英宪精义》。这是我在研究欧洲大陆法治与英美法治的区别时所阅读的,对我的法治观形成影响较大的一本书。特别是该书关于英国法治三要素的论述,我至今仍认为是法治的核心价值:限制专断权力、法律至上和法制统一、宪法和公民权利保障源于法院的判决。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这是一本非我的专业,但与我的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的书。这本书使我认识到研究法律,特别是研究公法的学者,不仅不能不研究政治,而且不能不研究经济。另外,我认为,这本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对公法研究,对行政法研究很有借鉴价值。

高毅历史学系教授治学感言

治学之佳境,是既能深入,又能浅出,一如猎豹捕物,张弛有度,复似海豚戏水,潇洒自如。而若入能窥学问之堂奥一二,出又可释众生之疑惑点滴,则善莫大焉。

影响人生的书单

1、威尔斯:《世界史纲》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见《马恩全集》第一卷)

3、张芝联:《从高卢到戴高乐》

4、罗素:《西方哲学史》

5、金庸:《笑傲江湖》

朱苏力法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当学者并不完全是主观的选择,许多时候也是命运偶然的安排,甚至个人性格也有很大的影响。从社会的角度看,学者大可不必要把自己的行当看得特别重要,只要自己能干好,喜欢,就行。

但在这一行当内,则应当把自己做的每件事都看得很重要,努力学习和创新,坚持自己的发现,不随波逐流,不考虑政治正确,不考虑主流非主流,只对自己的发现、论证、材料、论证逻辑负责,在对方没有说服自己之前要顽固不化;同时又要开放,对所有的知识开放,随时准备修正自己,前提是对方说的有道理并且真正说服了自己。

不试图做真理的代言人,哪怕自己的工作在历史上留下错误的印迹,也会给其他人或后人留下一个此路不通的标记。不怕错是学术研究的前提。

影响人生的书单

这是最说不清楚的事,并且我的书单很令自己惭愧。

1、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记不清出版社和出版年月了。这肯定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从这里开始,才有了后来的这种生活。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年。这是我当兵时部队发给我的第一本书,当时我只有15岁,从这里我才开始了解近现代中国的一些问题,开始理解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影响了我今天的职业和研究。

3、《红柳集》,李瑛著,作家出版社,年。李瑛是一位建国前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军旅诗人。我在军中服役期间,这本书以及他的其他一些诗集伴随了我,培养了我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力,文字风格和写作风格,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4、《科学是什么》,这大约是商务印书馆年翻译出版的澳大利亚一位作者的有关科学哲学的著作。我在北大本科毕业前后购买了此书,第一次让我不但是了解了科学的一些基本特点,而且开始影响了我对法学的研究从人文转向了社会科学,从想象转向了实证。

5、《法理学问题》,[美]波斯纳著,英文版,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我93年翻译了这本书,使我从当代社会科学的角度细致理解了法律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我的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

叶自成国际关系学院治学感言

做学问好比爬山,没有爬的时候不觉得爬山的快乐,只会觉得爬山的单调、枯燥、苦与累,弯弯曲曲的山路没有尽头。只有等你慢慢开始往上爬并且能够年复一日的不懈坚持下来以后,你才会感受到爬山给你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每读一本书,就好比往通向真理的高峰之路途中上了一个台阶;每读一本书,你在思想探索的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比过去又高了一点点,再读一本,又高了一台阶,虽然它不会给你带来那种做大事业的轰轰烈烈,但它却是踏踏实实的,与日累进的,不断向上的。在书山之路上,你会享受到曲径通幽的美妙,也能体会到峰回路转时思想辖然开朗的内心喜悦……

影响人生的书单

1、(英)汉默顿:《思想的盛宴》,九州出版社中文版,年10月版;

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年2月版;

3、《老子》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5、《鲁迅文集》

厉以宁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我是一个经济学教师和经济学研究者。从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算起,至今已经53年了。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经济学的创新不是个别人的任务,也不是个别人所能完成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智慧累积而发展起来的。后一代在前一代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推陈出新。后一代不超过前一代,经济学就会停滞不前,经济学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北京大学一直以兼容并包作为办学的特色。北京大学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容的精神,为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最好的环境。今天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年轻人,要珍惜北大的环境,继承北大的传统,为经济学的不断前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响人生的书单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3、钱穆:《国史大纲》

4、赵崇祚:《花间集》

5、房龙:《宽容》

胡家峦

外国语学院教授治学感言

注意继承北京大学外国作家与作品研究的传统优势,同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尤其是交叉学科的研究,例如从西方传统宇宙论的哲学角度系统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常见的存在之链、宇宙之舞和天人对应等各种现象,或从西方园林传统的角度深入探讨英国文学中以黄金时代、伊甸园等文学传统和现实园林传统为基础得到充分发展的园林诗歌。

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注意微观与宏观研究的结合,既重视文本的细读,打好深厚扎实的功底,也强调对当时社会政治、宗教、哲学、伦理、文化艺术和文学潮流等有关知识的掌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