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成中英易学的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开始
TUhjnbcbe - 2024/4/21 17:02:00
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伟大实践,激发了当代学人在诸多领域的创新探索,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发展变革的反映,其本身也成为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旨在通过严格遴选,系统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学术成果。丛书自年启动,不到十年的时间已出版余种,更多成果正在规划、整理和出版的进程中。

我们特设此专栏,通过采访丛书的诸位作者,记录这些学术名家的探索历程和贡献,及其最新的思考和感悟。

成中英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活水

年冬日的一个上午,北京时间上午9点,我和时间尚在前一日下午3点,远在美国夏威夷的成中英先生连线通视频采访,而此中缘由,是他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的《易学本体论》。视频那头,老先生大概是怕我听不清他说话,极力靠近镜头,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除了开始时讨论和确认此前我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及其思路,此后便是这位89岁老人滔滔不绝的叙述,偶尔的间隙才有我插话的机会。收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的《易学本体论》,成中英著,商务印书馆出版“《易学本体论》的贡献和影响,主要是它能够接受和引进西方的一些观点。这是这个时代极为需要的,因为我们要中西交流,我们希望影响西方,同时让西方了解我们,这是当时我写作这本书最大的目的。”成中英表示,自他早期对《易经》这一经典有所理解的时候,即把它看成是一本哲学的书,而且是一本形上学、本体论的哲学的书。它是以一个用的形式呈现一个体,但无此体也就无此用。一般人只知其用,不知其体。事过境迁,甚至也不知其用了。因之,《易经》遂成天书,也往往被视为迷信。历史上,朱熹说《易经》是占卜之书,引起了极大的误解。在年该书初版自序中,成中英阐发了易学本体论的内涵,因为重视这一内涵先发的思维活动,认为其已包含了体用相需、主客互通、人天合德、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的雏形,故而他肯定《周易》的形成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活水。而这一命题在他于年山东大学举办的周易学术研究会上首先提出后,似已成为研究中国哲学者的共识。上世纪70年代,成中英在夏威夷大学哲学系首开在美国教授《易经》哲学的研究讨论课(GraduateSeminar)的先例,将《易经》研究提升为哲学研究与比较哲学研究,同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中英易学的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