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丨教师节
TUhjnbcbe - 2024/3/20 9:42: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jk100f.com/

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征途上,教师的理念与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但同样重要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能力的培育与发展,这需要一个持续追求教育创新的土壤——那就是学校的使命、愿景、变革路径与教师发展支持。那么,学校应该追求怎样的使命?

在《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一书中,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GrantWiggins)和马里兰州评估委员会主任杰伊·麦克泰格(JayMcTighe)为学校改革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有力的方法——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以及实现使命的实用战略。作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姊妹篇,《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所基于的教育追求与办学理念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脉相承。在二人看来,学校教育对学习者的使命体现在:(1)他们有能力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迁移到有价值的任务中;(2)他们有成熟的思维习惯。

《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使命、行动与成就》,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6月版。

学校致力发展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学校的特定使命是什么?学校致力发展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当然,纵观历史,一千个教育工作者会给出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但是,如果我们问一个更实际的问题,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如何将学校长期以来所说的可实现的教育成就进行分类呢?这个问题只会产生少数几种分类,我们总结如下:

●为高等教育所准备的学术成就和才智。

●成熟的思维习惯和态度。

●艺术和审美的能力与敏感性。

●身心的健康发展。

●成熟的社会、公民及道德行为等品质。

●个人技能发展和专业方向。

再具体一点儿,数百份使命陈述显示,三个占主导地位的长期目标是:“终身学习”“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和“对社会做出贡献”:

斯图尔特(LaVaceStewart)小学的使命是与家长、社区建立伙伴关系,让不同的学生在一个培育性的、无风险的环境中发展成为具有高期望值的终身学习者,以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里成为负责任的、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布莱梅(Bremen)高中致力于培养这样的学生:

●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自尊、自信,具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品质;

●能够平衡学业成绩和课外活动;

●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世界;

●拥有一种大众公认的生活技能,具有团队问题解决能力,是社交圈中的活跃分子;

●从有能力的学生过渡到对社会有贡献的、负责任的公民;

●了解教育的价值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西温莎-平原WestWindsorPlainsboro区域学区非常重视优良传统的培养,其使命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充满激情的、自信的终身学习者,让他们有能力和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并能为多元和变化的世界做出贡献。

孟菲斯(Memphis)市立学校的使命是让所有孩子在21世纪成为成功的公民和工作者。这包括培养他们理解阅读、清晰书写、精确计算、思考、推理和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陈述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学校的存在是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有所发展,形成面向未来的自我导向能力,实现人生意义,提高生产力,并对社会做出贡献。

电视剧《我的教师生涯》()剧照。

一些读者可能会有异议:“教育中有太多的影响、价值和目标难以协调,哪里能产生一致的使命呢。”还有人会提出别的意见:“这会让我丧失职业自由!”我们认为,这两种立场都把事情弄混了,我们的观点是教育应该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但不等于说具体的使命陈述和学校政策都是没有缺陷的。我们并不是主张所有学校都应该有同样的使命,同时我们也承认达成一致并不容易。

我们想表述的是,不论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哲学,任何学校教育的观点都应是有意义的、有用的,并且是从明确和长远目标中逆推出来的一致的学习。我们也不主张狭隘地用一个目标或一种教学法来陈述学校使命。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有效的使命陈述都应该总结出教育将帮助学生达到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期待学生在课堂之外取得的有价值成就又是什么。使命是对少数优先考虑结果的追求,以此为基础,将推导出一系列具体教学法。

之所以从一个长期承诺的视角来考虑使命陈述这件事,是基于一个非常实际的原因。我们仔细考察了很多学校,发现所有传统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等学府)都有这样的问题:除了一节一节具体的课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跨越特定课堂的、长期的、持续的、可以保证长期智力成果的努力。我们所说的学校教育应有目标,是指无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都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有价值的学习目标,这一学习目标融入课程和评估之中,对所有学生、教师和社区都是公开透明的。

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设计

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我们提出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来思考理解,而这两个方面塑造了学校教育使命的概念。一方面,当我们学会运用强有力的思想使课业相关联并有意义,我们就达到了理解;另一方面,当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到新情景和新问题中,我们就达到了理解。

因此,我们主张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发展和深化学生对学科中重要思想和过程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以有意义和有效的方式迁移学习,培养终身的思维习惯。为完成这一使命,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单元设计和课堂教学必须依据我们追求的意义和迁移来逆向构建。否则,将无法达成这一使命。

电视剧《小孩不笨》()剧照。

无论要学习什么,其要点都是将它变成自己的,并在将它们融合到一些新的能力和观点之中后才算圆满。做教师的都有这样一个常识:如果我们真的懂了什么,就能将它和学校里的其他学习及我们的生活建立各种各样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应用所学。当我们“理解”了一个学科,就意味着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个学科所呈现的书面知识及相关的一系列技能。

我们已经能够掌握学科思维和相关的学科实践;我们可以把一些他人看来无联系或无趣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我们可以挖掘先前学过的知识,并灵活地把它们应用到我们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挑战中(比如处理一位专业的外交官、爵士音乐家、空手道教练或骨科医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简言之,理解绝不是被动占有信息或是熟练呈现技能,而是表现出明智、果断和高效的能力。因此,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设计,以培养我们的判断力和在具体情境中明智的行动力。

事实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丨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