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TUhjnbcbe - 2020/11/25 1:37:00
马小飞,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模拟演练教研室主任。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新时代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实际,指出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基层应急管理实践,提出了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大基本能力。最后,从理论学习、应急培训、应急演练、挂职锻炼、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1新时代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面临新挑战

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度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使命。安全已经成为人民的基本需求,是最大民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在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智能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面临着比以往社会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风险,这些风险既有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风险,又有人为因素导致的技术性风险,并且各类风险叠加耦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的社会危害性扩大。至此,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成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俨然作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使命。

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着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即规划设计、决策指挥、统筹协调、配置资源、监督管控。因此,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公共决策水平和公共执行能力。加之,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型政府,需要不断推进政府机构优化、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应急管理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呈现出新常态,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急管理工作的使命和终极目标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打牢安全基石,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创性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孕藏着不确定甚至危机,如何解决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是对领导干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2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基本应急管理能力

我国现在应急管理状况是高风险的城市和不设防的农村并存,而政府应急管理资源和能力呈向上聚焦分布态势,级别越高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越强,因此,可以说政府应急管理的关键在基层,而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该区域、该部门的整体应急管理水平。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意识高低决定了应急管理预防与准备是否充分、到位。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大小决定了应急管理决策处置是否科学、有效。根据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结合应急管理实际,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以下六大方面基本应急管理能力。

2.1应急研判能力

应急研判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应急管理决策者根据事件发生机理、实际条件和现实状况,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对于未来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趋势和方向进行预测和判断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应急研判能力属于形势判断能力,它是应急决策与先期处置的前提要件,只有研判正确了,才能为后面工作提供正确的思路与方向。应急研判的依据是充分可靠的信息,信息主要包括事件本身情况,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事件发生地社会基本情况,如人口、面积、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灾害情况、社会文化等;事件发生地应急管理情况,如应急资源储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机制、应急管理能力、以往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等。应急研判关键是要做到动态研判,客观理性判断形势,运用类比思维,从多角度把握危机的现实,动态把握情况,准确掌握新情况、新进展、新问题。

2.2应急决策能力

应急决策能力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决策者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和研判情况,遵循科学决策依据,在有限时间内,面对不确定性作出满意决策的一种能力。应急决策具有情况紧急、时间限定、信息不充分、存在风险、非理性决策等显著特征。在长期应急管理实践过程中,探索和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应急决策机制,包括快速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机制、依法决策机制、协调决策机制、责任决策机制,确保了应急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制性。而应急决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完善的工作机制,而且在于决策者所具备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心理素质、领导风格与胆识谋略。

2.3应急规划能力

应急规划能力是指应急管理机构或应急管理领导者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制定并实施战略规划、行动方案的过程。按照时间周期长短看,分长远规划、中期计划、短期方案,按照实质内容看,分恢复重建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等。应急规划能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应急核心能力之一的原因在于当前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关口前移,重视应急管理预防,做好风险防范,把风险危机控制在萌芽阶段,达到无急可应的终极目标。此外,应急管理原理是减灾防灾备灾抗灾的完整链条,要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就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基于系统论、整体论的原理,从整体的各个层面部署应急管理,进而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应急动员能力

应急动员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大限度地集中各类社会资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整合,快速、高效地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目标,应急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号召能力。应急动员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还包括了应急避难场所动员、应急交通运输动员等。应急动员的形式包括传媒动员、竞争动员和参会动员。应急动员的对象包括各种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组织等力量。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应急动员的基本思路有三种模式: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动员,社会多元治理的发动性动员以及军地合作。另外,应急动员任务除了配合政府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社会志愿服务、捐款捐赠之外,还可以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传播公共安全文化,提高其在紧急状态下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

2.5应急沟通能力

应急沟通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事发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中,应急管理者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采取信息公开、信息通报、新闻发布、媒体采访等方法,及时与上级部门、下级单位、外界社会、内部机构进行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从而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情舆论的能力。现代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开放透明是建立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是相互补充、平等协商、工作合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构建的基础就是畅通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按照新闻传播规律,面对突发事件,如果没有明确的官方消息时,人们主要通过民间传播来获取信息,这个时候谣言、传言就会快速蔓延,引起社会公众恐慌。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优异的信息沟通和危机公关能力,能够主动与新闻媒体、上下级领导和人民群众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安抚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

2.6应急协调联动能力

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事发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中,应急管理者为了协调不同层级之间、不能部门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作,通过建立综合指挥机构、专项应急管理指挥部、联席会议、临时工作领导小组等方式,实现应急联动,形成立体化的协同应急格局的能力。一般应急协调联动的范畴包括了横向部门之间、纵向层级之间、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协调联动形成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信息、统一资源调配的工作机制,达到各个主体之间相互配合、互通有无、信息分享、功能互补、资源整合、共同行动,形成应对的合力的目标。

3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对策建议

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应急研判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动员动力、应急联动能力、应急沟通能力需要综合施策,多维度多角度多方位予以开展,结合政府职能和干部管理实际,重点聚集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模拟演练、挂职锻炼和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具体对策措施论述如下:

3.1加强应急理论学习

任何突发事件发生发展都有其基本机理和运作规律,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其规律特点,才能做出科学理性的应对方案。因此,要把加强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研判和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基层领导干部要通过理论组中心学习会议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基层领导干部要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干部网络学习平台,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专家教授的相关课程,重点学习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前沿思想和各地区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提高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素养和知识积淀。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指导应急管理实践,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高质量水平发展。

3.2强化应急技能培训

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相关实际技能的掌握,要把应急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要把应急管理能力素质培训纳入到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进修班、任职班、轮训班等主体班次和能力提升专题班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培训对象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演练式等教学方式进行综合培训。对于主体班次重点突出宏观政策解读、应急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应急管理实践发展趋势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思想认识和理念意识。对于专题班次重点突出应急研判能力、应急沟通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媒体应对能力等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3.3开展应急模拟演练

应急演练是通过培训、评估、改进等手段,提升应急能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基层领导干部要通过定期组织参与应急演练来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深入推动,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实践应对和实战能力。从应急演练的方式看,可以根据演练目标任务和实际状况,灵活采用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交叉的方式进行。从应急演练内容看,重点要突出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三个中心任务。从应急演练种类看,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对的模拟演练。开展应急模拟演练要更加突出真实练,而不是假装演,从方案、流程、要素、内容都要精准规范,确保演练达到实效。同时,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基层领导干部要以参与人员身份进行,零距离真实融入到模拟场景中,切实感受和体验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状况和艰巨任务。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应急模拟演练的事中评估和事后总结,认真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真反思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机制磨合不畅通和工作漏洞问题。

3.4加大挂职锻炼力度

应急管理能力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至关重要。而现实工作中,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成长轨迹和发展路径是从学校门到机关门,与理论务虚打交道多,具体事务工作打交道少;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所在工作单位属于具体专业类业务性工作,与突发事件应对、风险防范、危机管理等关联度不高,工作中也很少接触到这个范畴的事件。因此,针对类似这样的基层领导干部要采取挂职锻炼、访学进修、轮岗交流等方式,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一线中去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实际能力水平。

3.5构建完善制度保障

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政府众多治理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如何充分体现,如何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来推动,进而引导基层领导干部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重视,想必关键在于构建一套与之相挂钩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和制度。通过制度刚性约束和基础保障,把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作为常态化、持续化的任务来落实。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把应对突发事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当中,给予一定的系数权重和比例。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激励制度,把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效处置、表现良好干部作为评选先进和提拔任用的重点对象。要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特别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要重新理顺职能,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规范流程,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4结语

基层政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末端,在处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现有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和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落脚点就在于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领导干部则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基层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处理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着力提升他们的应急研判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规划能力、应急动员能力、应急沟通能力和应急协调联动能力。预计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必然将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而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会伴随着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和加强。

内容来源:中国应急救援。

综合整理:应急科学与技术;欢迎分享,转载请标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