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11月20日下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我院研究生各党支部组织党员等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观看网络直播。
会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作题为《守一不移,奉献敦煌》的报告。樊先生通过讲述自身扎根敦煌、探索考古报告编撰方法的工作经历和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推进数字化技术升级的发展历程,启发大家在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中建立问题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先生作题为《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的报告。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参与者、引领者,戚院士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就建设航天强国向青年学子提出了殷殷嘱托。
会后,观看报告会的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备受鼓舞,纷纷发表自身感受,一起听听他们的感想吧!
01
18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谢佳佳
学风建设为立身之本,严谨的学风为立校之本。诚信与严谨是合格大学生的根本。如今,大学生的整体信用形象已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诚信问题已成为迈向现代化的一道坎,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是“诚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大力弘扬以信待人,以信立人的美德,成为践行信用美德的表率。我辈更应发奋图强,铭记上海大学“自强不息”的训诫,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02
18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俞心悦
当前的中国科技正在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和给予的坚定支持,也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而反观学术界,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追求名利,一些学者不惜丢了初心,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端正学术态度,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而各个高校也应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另外,教育部也应完善立法,提升监管能力,严惩违规行为。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学术之风,为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添砖加瓦。
03
19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党支部尹娜
报告会上两位院士的分享内容干货多,两位既有智者的幽默,又带着科研人的利落,我以一颗诚心致敬这些开拓者,向他们学习。印象深刻的是樊院士说:“作为科研工作者,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一生淡泊名利,我的一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敦煌石窟,面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一遇问题我就担心,一有成就我就喜悦,我愿意将余生奉献于此。”身为当代的青年学生,无论是研究生阶段或者之后的学术道路,我们都要学习并锻炼自身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正确看待问题的两面性,遇到困难不退缩,对科研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04
19级会计硕士专业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贾雨佳
本次报告宣传的主题为“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在樊锦诗院长的报告中,我体会到科学家的精神在于信念与道德;在戚发轫院士的讲解下,我深深地领悟在艰难情境下航天人主动请战、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的精神。坚守学术诚信,培养科学道德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支部建设、班级建设都应当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我们要在科研中杜绝学术不端,认认真真学知识,踏踏实实做科研,现在仍有更多的未知知识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需深刻意识到科研的态度与科研的成果同样重要,我们应当带着前辈信念前行,追求真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的素质与能力,练就为建设科技强国奋斗终身的本领。
05
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唐淑钰
通过参与学习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我作为一名入学不久的硕士研究生,感受良多。首先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研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