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相关实践为例,深入剖析高校基建完全融入、有效服务“三全育人”的理论必要性与面临的现实挑战,探索优化高校基建管理有效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基建;助力育人;挑战;路径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简称基建管理)的基本职能一般为校园规划、基建工程管理,包括编制校园规划、建设计划、建筑功能设计、施工管理等。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科研、学工等部门直接参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相关工作,作为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要求,发挥本部门育人的功能,更好地参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高校基建管理助力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1.基建管理助力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出“十大育人”体系,要求高校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建设美丽校园,制作发布高校优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名录,推动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馆建设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基建管理部门是美丽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因此,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是“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2.基建管理助力立德树人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
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组织内部机构和组织内部成员的一切活动都应以服务组织为目的。高校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公共属性的社会组织,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作为内部机构之一,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充分挖掘育人元素,立足基建管理部门为立德树人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的基本职责,有效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功能。
3.基建管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根据管理学的一般原理,使命感能够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奋斗意识,能够使组织成员认清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组织的使命要通过与组织内部机构和个人的具体工作目标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使命感的激励作用。助力大学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基建管理的根本使命,激发基建管理干部的使命感、基建管理岗位职责的神圣感,提高基建部门及其成员积极性,从而提高基建管理的效率。
2
高校基建管理助力立德树人的现实挑战
当前,高校基建管理在发挥育人功能、助力立德树人、参与“三全育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双一流”建设对基建管理的要求不相符。
1.基建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三全育人”
基建管理是一个相对独立和专业化的工作,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往往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工作对象主要是图纸、建筑承包商,工作场所往往在工地,不直接参与学生的专业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惯于关心建设技术而不关心建筑的使用功能,从而造成规划、建设与立德树人的需要脱节,导致基建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两张皮”。
2.基建管理人员对学校育人工作缺少参与感、价值感、存在感工作积极性发挥不够
由于业务工作技术性强、独立性强,基建管理队伍很少与专业教师、学校其他部门发生业务来往,在高校内部很容易被边缘化,往往找不到自身在高校中的存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不利于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树立使命感、责任感。
3.规划建设脱离“三全育人”的中心任务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1)校园功能分区和整体规划不合理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由于学校建设初期条件所限,整体规划与学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办学定位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校园功能分区不明确,教学、科研、体育、文化活动、师生生活设施等布局不合理,不同学科的办学条件、资源交叉分布,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校园整体育人环境与师生期望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2)建筑功能设计不能满足立德树人和“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部分高校的校内建筑功能已经无法适应立德树人和“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部分学科科研用房紧缺,甚至一些专业教师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用房条件也非常有限;学校智慧化教室改造进展较慢,教学实施无法满足互动式、研讨式教学的要求等。
3
基建管理有效助力立德树人的路径优化
为有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从基建管理的基本职责内容着手,探索其实现路径。下面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践经验进行阐述。
1.紧密围绕人才培养需要 科学进行校园规划与布局
高等学校应服务于本校学生培养特点,形成科学、和谐、美丽的校园总体规划和布局。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制订“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根据学科特点,在校区内设置人文、理工、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五大学科群和研究生及创新教育等六大教育功能区,各功能区均布置与教育功能相匹配的教室、宿舍、食堂、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资源;在中心区域规划公共资源区,布置图书馆、行政楼、艺体中心、博物馆,为各学科群提供公共资源服务。—年,本校各功能区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校园总体布局得到优化,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了科学的空间布局,因规划不科学引发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紧密围绕文化育人 做好校园景观规划建设
校园景观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之中,能够使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有机融合,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充分挖掘校史文化育人因素,在校园内塑造校史景观文化园,由学校创办人雕塑、纪念园和校史馆组成。根据校园特点,将首义校区功能定位为新生学院,便于进行校史教育、大学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根据南湖校区自然特色,围绕育人需要,塑造湖泊景观文化,建设校内绿道,作为校内师生健身场所。学校依托湖泊景观和绿道,开设了素质教育学分“环湖健身跑”。校内景观文化规划建设,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湖泊景观文化,还为德育、体育、美育等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3.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 科学进行建筑功能设计
单体建筑功能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功能需要。毕业典礼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课,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建成了艺体中心,很好满足了毕业典礼等大型室内活动的需要。年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本校毕业典礼盛况并作为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显示出基本建设在“三全育人”以及立德树人中所起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学校加快了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案例式、研讨式、慕课等形式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有力推进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高校基建管理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当前,高校基建在有效助力立德树人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部分高校存在基建管理与立德树人需要脱节的现象。应围绕校园总体规划、校园景观文化和单体建筑的育人功能,着手探索优化基建管理、有效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4):5-7.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