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谈及企业创始人们有何共同特质?答案一定有:爱读书。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读书方面堪称“达人”,作为华为公司的精神领袖,任总始终坚持阅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他特别推荐了以下这几本书。
0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内容简介
-年间,华为的发展碰到了制度和文化上的瓶颈,任正非推进的按照世界一流企业标准的流程变革进展艰难。为了突破,任正非安排总监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学习。他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名学者讲授东方文化、哲学思想及西方哲学思想,并要求干部阅读韦伯的经典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MaxWeber,—),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现代社会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其研究主要围绕社会学的宗教、政治和经济领域展开,尤其是世界各主要民族文化与其社会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其一生致力于考察的对象。
02
《闪击英雄》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里面,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亲自把他怎样用一种新观念来形成历史的真实故事讲给我们听,而这一段历史的结束却也完全在他个人意料之外。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
因为在-年之间,一般说来,德国的力量是并不足以击败任何强国的。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胜利,其惟一的原因就是装甲兵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古德里安一手建立和训练成功的,而且在战争中,他不顾希特勒个人的疑惧和他上级的警告,独立大胆地去领导装甲兵作战,所以才终于获得了空前的大胜。古德里安的色当突破战,和他那直趋海岸地区的迅雷追击,事实上就完全决定了法兰西战役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已久,后人只能通过相关的战史、回忆录、传记等等来回味与凭吊。不过,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由英美等战胜国的作家、学者们所著述;而战败国德国的意见,却鲜见视听。然而,他们毕竟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他们对于这场几乎卷进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持何观点,他们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发动、进程,以至自己的失败的。
?作者简介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坦克兵的创建者,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优秀将领。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骑兵部队任职。《闪击英雄》是“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创作的回忆录。在这本书里面,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亲自把他怎样用一种新观念来形成历史的真实故事讲给我们听,而这一段历史的结束却也完全在他个人意料之外。
03
《隆美尔战时文件》
?内容简介
二战历史上德军最著名的三大文件。沙漠之狐作战理念的完美体现。
他们曾横扫欧洲,震动了整个世界,他们都无愧于“名将”的称号;然而他们都是战败者,最终沧为“战犯”;但是,他们的军事思想却为战胜国的军事专家们所重视。他们就是——德国装甲之父“闪电英雄”古德里安、扬威北非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因“曼斯坦因计划”留名战史的“战略天才”曼斯坦因。
读他们的作战回忆录,就如同亲身坐在他们的指挥车中一样,看他们纵横沙场,体验迅猛追击的刺激。
看他们讲述自己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发生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最高统帅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不知是该为他们扼腕叹息,还是要为整个世界因此逃过一劫而暗自庆幸?
研究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前提,希望本书中阐述的一些军事见解,能为爱好和平者磨砺手中的正义之剑!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
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
04
《失去的胜利》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军三大将领之一的曼施泰因根据自己的日记以及战友的回忆,创作的。在作品中,他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军事决策内幕、战役指挥以及与希特勒就德军指挥架构、方式的争论,都有详细的描写。这些源于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为读者从德军的视野了解二战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而且在作品中,作者着重讲述了自己对于军事管理的思考,这方面的内容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公司管理人员,对时下的公司运作、团队管理颇具启发作用。
?作者简介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年)德国陆军元帅,出身于军官世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年5月被英军俘虏;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年因病获释。
05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
?内容简介
军队可以塑造最强悍的企业家,意志、纪律和执行力使得他们领导下的企业总能所向披靡。在美国,西点军校培养出了多名世界强企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在中国,我们能看到任正非征伐全球的华为凶猛、能看到柳传志驾驭下的联想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这是一本关于爱、战斗与死亡的成长之书,讲述了全球著名投资家马世民参加法国雇佣军“艰难困苦”的五年,同时也是“破茧成蝶”的五年。魔鬼般的军事训练,极端天气的考验,生存存亡的较量,以及无数次几乎无法承受的“挫折艰难”,成就了马世民“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今天,依然是响当当的企业家马世民愿意把那段刻苦铭心的经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期望以此鼓励年轻人敢于冒险,挑战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
?作者简介
马世民(SimonMurray),英国人,19岁时加入法国外籍兵团服役五年,退役后加入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工作。年,他出任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在任期间促成多宗大型发展,包括收购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是李嘉诚的得力爱将。年起出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行政总裁,年开设基金公司GEMS,并成立D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