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皮书说分报告庄琦社会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
TUhjnbcbe - 2021/3/7 3:33:00
规范化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编者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致力于采用实证、理论等研究方法,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理论及实务研究,并对相关理论文章及科研成果进行分享。00年10月30日,《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00)》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京发布,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黄晓勇教授任主编;执行主任徐明教授任执行主编;副主任郭磊副教授、吴丽丽副教授任副主编。现将《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00)》逐篇推送。

社会组织蓝皮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00)

分报告:

庄琦:社会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运行机制分析报告

作者介绍:庄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健康保障与社会福利

(续前节)

四、当前运行状态下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很多关键领域承担了重要的职责,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社会组织在参与治理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国家间未建立完善规范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如前所述,专门针对社会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不仅明确了社会组织的职责职能,规范了运行运营的行为,更有力保障了它的健康发展。但目前社会组织在参与全球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尚未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法律法规,缺乏对社会组织的法律保障,同时限制了它在国际舞台上作用的发挥。(二)资金筹集来源不足,同时也造成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掣肘虽然以上提及社会组织的筹资渠道广泛,但是这些渠道大多并不固定,同时数额没有保障,但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项目通常耗费巨资。(三)共同合作中的协同治理能力及自身管理能力均有待提升一方面,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参与主体多元化,各主体间就同一公共卫生议题缺乏必要的沟通,同时各主体之间的责任界限不明晰,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导致项目的重复投资和研究,造成财务、人力资源上的浪费,也影响了治理效果。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自身管理能力有待提升、财务制度管理的高效化、人员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绩效的考核等内部制度的完善均是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四)社会动员、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动员与资源整合,开发出志愿者的潜力,将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输送到最需要的人群或地区。(五)监管力度不够,影响公信力社会组织由于其自治性、志愿性和非营利性等特征,故而其运行与监管异于企业。财务审核制度、绩效评价标准、信息披露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等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同于普遍的商业运营,缺乏成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媒体公众监管的力度不足,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五、完善社会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发展建议直面上述社会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的挑战,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确立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法律地位,明确其职责职能,明晰各参与主体的治理界限,保障其权益借鉴社会组织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成功经验,其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类,针对不同种类的社会组织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明确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从法律法规的层次明确财政支持的力度,从而稳定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长期性。从国际经验来看,对社会组织采取的税收优惠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对社会组织提供税收优惠或减免;二是对向社会组织提供捐赠的个人或机构提供税收优惠或减免。相关法律应针对不同种类制定相应细则。第三,针对境外或本国社会组织的活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其活动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同时明确各项扶持鼓励规定,保障其利益,这也有利于项目长期和顺利的开展。(二)拓宽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社会组织自身筹资能力建设首先,从国际社会组织发展经验来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一直都是社会组织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支持,一是通过政府委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来提供;二是通过政府基金拨付、政府政策性拨款、奖励补贴等直接资助或补助社会组织的运行经费,是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资金来源之一。其次,积极展开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赠。社会捐赠一般分为机构捐赠和个人捐赠。最后,提升社会组织自创收入的能力。借鉴国际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其自创收入主要有三种:会费收入、服务收费与投资收益。(三)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协同治理能力社会组织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过程,既是开展项目达成公共卫生治理目标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协同治理能力的过程。第一,强化社会组织的使命和信念,结合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战略,将其中的价值理论融入社会组织的价值观。第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在战略布局、核心能力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公关宣传管理、志愿者培养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提升运转效率,节约资金。第三,积极开展与政府、政府组织、企业、国际组织等主体的合作,就全球公共卫生发展目标下的具体项目表达自己的诉求,推进项目的进展,促进合作。(四)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素质与专业化水平,贯彻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提升公信力,提升社会动员与整合资源的能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战略中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人力资源基础,相较于其他项目而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要求人员素质更高,更具备专业化知识和组织宣传、管理水平。提升他们的素质对于合作的顺利进行、社会动员与资源整合都是十分必要的。(五)切实提升监督监管水平,建立评估反馈机制上述建议里主要谈到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及自律的角度如何切实做到社会组织的监管与监督,这里着重谈的是在社会组织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如何提升社会监管监督水平。这里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政府监督。政府监督主要包括对社会组织资格审査、认定、财务监督和组织活动监督。这里组织活动的监督是指对社会组织开展的项目、活动的运行进行监督,并非过多干涉,监管的目的是保证开展项目的水平和质量。第二,同行业监督。社会组织按分类标准建立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或各个分类协会等,由于同质性高,通过协会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服务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相互监督,对违反规定的社会组织予以处罚的监督体制。在国外社会组织中同行监督的监管水平较高,较好地维护了成员共同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公信力,是有力的监管渠道之一。第三,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与评估。社会组织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所涉主体繁多,突破了国界、地域、社区等层次限制,为保证项目的健康运行,保障各捐赠人目的的实现,仅靠各个国家的政府、行业监督是不够的,目前的做法大多是借助第三方评估来进行监督。第四,媒体与公众的监督。媒体与公众的监督除了对社会组织公布的信息予以监督外,还对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皮书说分报告庄琦社会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