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发展过程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英国的产业革命接近尾声时,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因才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退缓地开始了它的产业发展步伐。
(一)~年:产业革命的初级阶段
19世纪初,农奴制改革、行会制度的削弱使德国封建制度逐步解体,同时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德国进入“大改革时期”,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工业革命早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德国的产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年,德意志18个主要的邦成立了“关税同盟”,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引发了德国产业革命。与英国相比,这一时期德国的纺织业仍显落后,手工生产仍占据着统治地位,机械化水平很低,年棉织机使用动力的比重仍不到4%。
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采煤和冶金业有了较大发展,鲁尔区和萨尔区成了德国采煤业和冶金业的中心,资本主义的公司经营方式已经出现。煤炭产量从年的万吨猛增至年的万吨,生铁产量从年的12万吨增加到年的17万吨。机器制造工业开始出现,有了几家制造纺纱机、蒸汽机和轧制铁轨的工厂。
到年,德国的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中工厂的比重还不大,手工业还占主要地位,这时候德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作为产业革命开展程度标志的机器制造业还很弱小,19世纪40年代初,德国的辆蒸汽机车中只有38辆产自国内。
(二)~年:产业革命的扩大阶段
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德国农奴制被彻底废除,关税同盟已经扩大到了德国全境,为产业革命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的产业革命进入了高潮。
纺织工业得到很大发展。棉花消费量从年的1.8万吨增加到年的8.1万吨,增加了3倍,棉纱自给量已经达到了80%,机器织布机从年的台增加到年的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年缫丝生产基本上集中在个大工厂中。
重工业的发展远比轻工业突出。采矿、金、机器制造业得到全面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工厂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煤产量从年的万吨增加到年的万吨,生铁产量从21万吨增加到万吨;机器制造厂从年的家增加到年的家,工人达到9.8万人,德国建立起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军事工业飞速成长,化学、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开始产生。
~年,德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英法等国。例如,德国的蒸汽动力增长了8倍以上,而同期法国增加了4倍,英国增加不到2.5倍。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大部分的出口产品是工业品,进口的是粮食和原料,这表明德国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工业国家。
(三)~年:产业命的完成及工业跳跃式的发展阶段
年德国统一是德国产业发展史上的关键,政治上的统一为德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铺平了道路。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不仅完成了工业命的后续任务,而且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技革命中获得领先地位定了基础,跻身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在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英法两国,仅次于美国。
重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大大超过轻工业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年,德国的煤产量提高了两倍多,铣铁产量提高了6倍多,超过了英法,仅次于美国。钢铁业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支柱,到年,德国钢铁产量比英法的总和还多,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内燃发动机的出现推动了德国刚刚开始发展的机器制造业,年德国工程师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年发明了柴油机,这些发明在德国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国防部门广泛应用,促进了汽车、石油等工业的兴起。
新兴工业部门大量涌现,改变了德国的产业结构。汽车工业是这时的新兴产业之一,德国是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年就开始大批量地生产汽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位居世界汽车制造国家的前列;德国和美国此时是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来自德国,德国确立了世界染料工业的领导地位;电气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徳国爱迪生公司是世界建立的第一个大的普通电器企业;年,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电气工业总产值的30%。
轻工业相对落后,但产量的增长迅速。~年,德国的棉花消费量从8.1万吨增加到48.6万吨;糖的产量从20.7万吨增加到.8万吨。除了纺织和食品工业外,缝纫、造纸、制革、木材等工业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工厂制度得到确立,机器生产在主要工业部门占据统治地位,按照当时的标准德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年,德国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四)~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阶段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把战争继续下去,德国对工业生产进行了管制和干涉,资本和劳动力都转移到了军事工业部门,军事工业部门的生产上升了,民用消费品工业生产显著下降。~年,军事工业生产上升了10%,民用工业生产下降了59%,整个工业生产下降了43%。随着在一战中的失败,德国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年工业生产指数仅为年的57%,轻工业在战争期间大部分都停止了运转,工矿业方面损失严重原有的一切工业组织体系被割裂和打乱。年,德国工业生产已经倒退到年以前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万。
在协约国“道威斯计划”的帮助以及推行“产业合理化”制度的情况下,德国工业开始恢复,在短短五年内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年,德国煤产量约为战前全国产量的85%,钢产量已超过了战前按新国界计算产量的12%以上。但是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法西斯趁机上台并使国民经济迅速而全面走上军事化道路,工业更加集中在军事及相关工业领域上。
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疯狂掠夺,德国年的全部工业生产增长了19%,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了63%,消费资料生产减少了近10%,军事工业得到了畸形扩张,增长了4倍,工业产品的4/5为军需品。
年,这种畸形发展难以为继,工业生产直线下降,如果年工业生产指数为,年生产资料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0。
(五)~年:二战后德国工业的恢复及高速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建立在战争基础上的德国军事工业被废弃,造船和飞机制造能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年,德国“工业化水平协定”签署,严格规定了德国煤炭和钢铁的产量,通过拆除德国的多家工厂使其业水平大致维持在战前(年)水平的50%左右。
年,联邦德国开始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促成了德国工业的复兴,也为德国经济的重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否定了纳粹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开创了经济发展的独特的第三条道路,这种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在社会市场经济道路的指引下,从年直到年经济危机发,联邦德国经济维持了25年的高速增长,被誉为“西德经济奇迹”时期。
~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3%,增长了3:06倍,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总产值长了4.33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美、英、法、意,仅次于日本,重新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此期间,德国富有预见性地放弃了技术水平处于优势地位的煤化工领域,果断转向石油化工领域,保持了德国化学工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六)年~至今:20世纪70年代后的德国产业
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缓,这次危机促使这些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开始迅猛发展,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德国在此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将重点放在对重工业的技术改造上,虽然德国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技术革新不断并带动其他工业领域发展,但并没有像美国那样重视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在微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重要领域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据统计,21世纪初期德国高技术产品产值占CDP比重不足10%,而美国占1/3,德国制造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0%,而美国已降至15%。
目前,德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从~年,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弱化。据《国际统计年鉴》,年德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3%,年下降为29.7%。
20世纪中后期,德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推动行业技术创新,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强势稳定的制造业来避免经济发展的“空洞化”。
21世纪以来,德国的产业合理化运动演变为科技战略,德国在年和年先后启动《德国高科技发展战略》和《思路创新增长一一德国高技术战略》。后者共有5个题目,重点是能源转换与工业化;提出了10大未来发展项目,包括德国工业4.0。
年,德国政府又提出了七大“领导市场”的概念,即机械制造与生产技术、新材料交与物流、信息与通信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媒体与创意经济及健康经济与医疗技术,强调政府的高科技战略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联系。
年10月,德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关于年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倡议书。虽然仅仅是倡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也可看出德国政府有考虑推广电动汽车的趋势。如果这些决议最后真能实施,无疑对英、法、德的整个汽车产业造成洗牌效应,尤其是德国这个汽车超级大国。
年7月,德国政府宣布在未来10年为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提供20亿欧元的投资,以保持科技创新能力。
二、产业升级的主要特征
德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侧重重工业
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和电气等部门是德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业也很发达。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近年来钢铁、造船、采媒、织等传统工业产量和产值都下降很多,造船和采煤工业还要依靠国家补贴,而塑料加工、有色金属、航天航空和电子工业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
德国是工业品出口大国,近1/3的就业人员在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德国工业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产品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具有全球竞争力。
德国汽车工业是德国最强大的出口行业,年境内产量出口率高达71%,国外产量占到德国汽车企业全球产量的50%以上,拥有大众、戴姆勒克菜斯勒、奔驰、保时捷、宝马、奥迪等著名品牌,在中、高档车领域具有优势。德国机械工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产品以高质量、高技术著称,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有21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出口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的份额从年的68%上升至年的76%,出口额连续几年位居世界第一。
德国化学工业拥有巴斯夫集团、赫希司特、拜耳等知名企业,化工产品销售额居世界第一,60%销往国外,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德国电子电气工业有西门子、阿尔斯通、博世、ABB等跨国公司,许多企业一半以上的销售额都是在国际市场实现的。
(三)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
德国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德国将此称为“隐形冠军企业”。德国大约2/3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名。但是,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众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到世界闻名,效益常好。他们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产品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
至今,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若不采用德国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芯片、轴承光电产品等,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三、实践经验
作为后进工业化国家,德国工业化进程起点低,较英、法美等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德国仅用了70多年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德国主导产业变迁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以重化エ业为突破口,加速工业化
德国工业化并没有沿着英国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老路前进,而是在轻工业短暂起步之后,迅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铁路、钢铁和机械工业部门将快速成为主导型的工业部门,把化学工业(煤化工与染料工业)作为工业化的突破口,很快赶上并超过了英国,缩短了工业化历程。
启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快培育发展主导优产业,统筹资金、技术、人才配置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或通过模仿、引进先进技术,节省和降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成本,为构建主导产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
(二)发展传统工业同时注重新兴工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
德国实施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并举的发展战略,实现赶超。德国产业快速升级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采取了两次产业革命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完成引进和吸收以纺织、煤炭、钢铁、机器制造等行业为代表的第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成果的同时,积极投入以化学和化、气、汽车制造等行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两次工业草命中的技术进步一并推进,实现了在化工、电气、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的技术突破,促使这些新兴部门走在世界前列,从而使后起国家的优势充分展现,进而实现了赶超。
启示:就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涉及战略必争等国民发展重要领域,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依靠国家力量、政策手段来推进,通过规划、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更多地聚焦到增强产业创新能カ,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等方面。
(三)德国银行业对制造业企业的渗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兴起了创办银行的高潮,~年,普鲁士就新办了20家新式银行。德国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而不是储户的存款,因此银行愿意进行较为中长期的工业投资,并且参与工业决策和管理。银行对工业的渗透具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在钢铁、煤炭、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银行不仅为重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风险资金,而且通过参与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启示:这说明在我国,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要加大金融对工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围绕产业链完善资金链,增强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打通资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不断增进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持续加强对工业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四)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
德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为产业发展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德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技术教育体系,提供了从小学到职业学校、从工艺学院到大学的求学机会,为德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用性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科学研究体系,包括国立科学院、科研所和国家扶持建立的科研体系,以大学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科研所和实验室以及企业中的各种科研机构。政府直接控制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国家的指引下,在不同时期重点解决制约当时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保障德国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启示:借鉴德国教育培训经验,加快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体系的培育,更要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工业领域人力资源培训,加大力度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
(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各创新主体的功能明确主体间互动频繁,创新要素流动通畅,建立具有研发机构类型多样、经费资助来源广泛、中央地方政府之间权责清晰、社会组织力量强大等特点的科技管理体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