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德育问题
2.德育原理的特点:
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基础与应用
综合与专业
3.《大教学论》教育学独立科学的产生
4.英国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德育科学的组成部分
5.涂尔干《道德教育论》独立德育学产生的标志开山鼻祖19世纪末20世纪初
6.吴俊升《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的标志
7.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
学习德育原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德育时效性提高的重要前提
做好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8.学习德育原理的方法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德育原理的学习
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德育问题
理论与实际结合
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开放创新
第二章德育的概念与功能
1.德育的主要功能
对象角度:个体性功能,社会性,教育性
德育的个性品德发展功能,最基本
德育的政治功能,首要
第三章德育的历史发展
1.德育的起源
生物学前提
物质基础~人类产生时具备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社会现实基础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本动因
劳动和交往为德育起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2.原始社会的德育特征
生活式德育形态
德育内容以习俗传承为主
德育对象具有全民性
融合,生活,全民,非反思等特点
3.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4.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奴隶,封建社会)
古代德育的组织化程度增强
价值取向等级性明显
内容变化凸显阶段性
表现形态具有神秘性
实施具有明显的经验性
狭隘,非民主的德育
5.近代学校德育的特点
规模化(班级授课制)
民主
世俗(与宗教分离)
科学
6.现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强调实现个人全面且自由的发展
综合系统化或整体结构化的趋势日益显助
内容多样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德育将在多重观念的交流与冲突中不断变革寻求平衡
第四章德育目的与内容
1.德育目的的内涵
抽象性
预期
可能
2.德育目的的功能
对德育活动的作用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引导,规范
3.德育目的的确定依据
客观,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主观,对道德的理解影响德育目的的设定
教育思想
4.德育目的的类型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涂尔干,核心内容德育要使人社会化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
5.德育目标的分类
依据学校教育层次和类型划分
德育目的的内容
德育内容
品德结构划分
6.我国德育目的的完善
社会本位取向与个体本位取相统一
多元价值与核心价值相统一
时代精神与传统道德
理想与现实
7.影响德育内容选择的因素
内部德育目的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
外部社会的发展需求
民族文化传统
偶发因素
8.我国学校的主要德育内容
基本行为规范教育
基本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民主与法治
9.德育内容新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想信念
生命生态伦理
媒介素养
第五章德育主体与对象
1.教师的育人角色
德育主体教育工作者对象学生
教师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
示范者也是实践者
道德知识传递者学生道德学习的合作者
德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2.怎么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教师发展德育能力需要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识与技能,
德育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与选择合适的德育活动内容,使之与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想适应
德育能力的发展还要求合理安排德育活动和恰当运用德育方法
3.教师德育素养的行成途径
教师的培训
自修
实践
4.品德的定义和结构
品德: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和态度倾向,它是个体身上内化结果
个人意识的范畴,个体现象
品德内容,思想,政治,法律,道德
形式结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5.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
从他律走向自律
从众性
认知冲突中不断发展的
6.学生品德修养特点
自觉性
内省
自主
实践
7.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中心主义阶段2~5
权威阶段6~8
可逆性8~10
公正10~12
8.科尔伯格
前习俗水平10岁以前
服从和惩罚道德定向阶段
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13岁以后半数以上
好孩子定向阶段
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30%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9.弗洛伊德
本我快乐原则,满足个人,没有自制力
自我现实行动原则
超我控制本我冲动,监督自我采用较高的道德标准
10.埃里克森
信任对不信任0~1
自主对羞怯1~3
主动对内疚4~5
勤奋对自卑6~11
同一性别角色混乱12~20
亲密对孤立20~24
繁殖对停滞25~65
自我完整对失望65以上
1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德育重视儿童的观察学习在道德行为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要高度重视榜样的作用
着力发挥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12.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
激发学生道德修养的主动倾向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启发学生定制道德修养计划,帮助学生立志自勉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锤炼道德品质
帮助学生客服道德养成中面临的困境
帮助学生养成道德修养的习惯
第六章德育课程
1.德育课程的定义:以学生获得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以及学习过程作为德育课程的定义
2.德育课程可分为
德育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隐性课程
3.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德育课程的学习必须以学生主体性的高度唤醒为条件
德育课程的实施应最大限度的丰富和改变学生的道德体验
4.当代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日益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取向日益冲突
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5.学科课程
又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
受教育者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而编排的课程
6.德育学科课程
学校专门开设的以介绍道德价值,规则的原理与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
7.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
直接德育的实施
要把直接德育l课程上升到学校德育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的高度
直接德育课程的实施要牢牢把握其价值属性,避免其知识化
提升直接德育课程时效的关键点是突破学生内在的情感障碍
要保证德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条件
8.学科课程德育的实施三原则
知识与价值相统一
挖掘与渗透相结合
显性与隐性相一致
9.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0.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
教育性
主体性
系统
11.德育隐性课程分类
三分法:学校课程方面的隐性课程
学校制度
校园文化
四分法: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德育隐性课程
存在于德育活动课程之中的
教育体制中的
学校教育,德育环境中气氛
第七章德育过程与方法
1.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行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知,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活动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内涵及特点
德育过程组织的计划性
引导具有正面性
实施具有复杂性
引入具有多端性
展开具有生成行
3.四阶段说: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4.五步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
5.巴拉诺夫
儿童个性发展五阶段
刺激外部作用
动机内部动力
行为纲领和行为形式的选择
动机成为行为和行为变成习惯
习惯的行为变成个性
6.现代德育过程模式
拉思斯,西蒙价值澄清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
7.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8.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
教育性
最近发展区
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9.常用的德育方法
讲授法
讲述,讲解,讲演
榜样示范法
典范,示范,典型
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奖励与惩罚
第八章德育活动
1.德育活动的特征
实践性
关键特征
主体性
自主性,主动,创造性
生成性
2.德育活动的功能
为道德知识的实现提供了实践场所
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动机
增强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
3.德育活动实施原则
凸显主体性
与德育课程相配合进性
社会生活相统一
4.学校中典型的共青团活动
品德教育活动
学习活动
文娱体育活动
公益自愿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学校仪式教育的类型
家庭仪式教育
学校
社会
朋辈
媒介
6.仪式有助于学生行成全面的道德关系
仪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确认
行成集体主义
进行爱国教育
拓宽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
使学生行成与自然的亲近与友好关系
促进学生各个层面的品德养成
第九章学生品德评价
1.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方法的科学化
结果客观
过程动态
2.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功能
导向
诊断
强化
3.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原则
注重发展评价,突出评价教育性
突出过程评价,推进评价日常化
实施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