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
杨振宁先生作为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18年前曾在北京针对《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公开发表过演讲,观点独特,其后《自然杂志》在征得本人审定后,全文刊登。
考虑到杨先生在全球文化界的影响力,他的观点必然会对当下学人领悟《易经》产生重大影响;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也许只是巧合,杨先生以及其他多位物理大家和《易经》之间还发生过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汇集到一起来看,发人深省。
故事之一: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就从他和另一位世界级顶尖物理学家、原子弹爆炸理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之间的故事开始讲起。
首先,让我们讲讲合影的事。
杨振宁先生和爱因斯坦并不属于同时代的人,杨先生出生时,爱因斯坦已经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两者的年纪相差近五十岁。但很多人喜欢将二人放在一起比较,高深的物理学没有多少人能弄明白,但看照片却是大家都喜欢干的事,“C位”是近年来的热词,一群人拍大合影时,能占据C位的人肯定分量最足。人们发现,爱因斯坦和杨振宁都曾被全球顶尖物理学家们所推崇。
年世界级顶尖物理学家大合影同样是世界级顶尖物理学家的大合影接下来,我们再讲讲两个人的会面。
据说他们俩在年曾经见过,一起交流了一个半小时。其时杨振宁刚刚30岁,并未功成名就,难得爱因斯坦慧眼识珠,看到了他的论文,专门让自己的助手安排了这次会面。
近些年来媒体越来越发达,杨振宁先生曾面对媒体亲口讲述过这次见面,但是……
杨振宁说自己并未从与爱因斯坦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智慧。
为了点击率,媒体在报道这次讲述的时候,往往更愿意选择这样的标题,让人误以为杨先生对这次见面好像有些失望……
细心认真的人才会发现,杨先生的本意并非如此,让他“后悔”的是:在见面的时候自己非常紧张,母语为德语的爱因斯坦所讲的英语中又夹杂了很多德语单词,导致很多话语自己没有办法听懂,他对自己的偶像从来就没有失望过。
事实上,当时如日中天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这次垂青,极大地鼓舞了杨振宁先生,由此而来在科学界获得的其他受益更是难以言表。
杨先生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永远都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人。
启示:
话音未落,斯人犹在,误解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易经》已历经数千年之久,“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口尝一尝”,不管老师的名气有多大,也不管权威的名头有多唬人,学易时都不能离开亲力亲为,任何见解和结论的获得,都必须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只想引出爱因斯坦讲过的这句话:
与其说我是一名物理学家,倒不如说我是一名哲学家。
那么,物理学和哲学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渊源呢?
(看到这,或许让人有云里雾里之感,莫急,几个故事放一起看,感觉就出来了!)
故事之二:
杨先生读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时有位老师,对他的整个人生影响甚大,杨的学术方向也是在这位老师的指点之下选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与这位恩师也关系甚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大猷博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吴大猷博士和他的两位得意门生谈起杨振宁,我们自然也会联想到李政道。
他们二人共同的恩师吴大猷,与李政道之间的故事则要更为有趣。
据说,吴博士当年去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开出的条件之一便是:同意李政道同学随他一起到学校读大学;不仅如此,后来美国的大学聘请吴老师时,他开出的条件之一则变为:同意尚未本科毕业的李政道同学随他一起到校读博。
同一位老师,连续推荐同一位学生免试读大学、读博士,最后还能获取诺贝尔奖,是不是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不多见?
我们在这里讲吴大猷博士,并非仅仅因为他是杨振宁的老师,而是想讲讲他与哲学之间的渊源以及他和《易经》之间的渊源。
吴大猷先生的关于物理学发展与哲学的系列讲演,于年出版,书名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吴先生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
其他相关著作还有《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等。
吴大猷博士在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还曾成就过一本易学名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该书作者朱高正博士因此而被《二十世纪易学哲学史》一书列为二十世纪压轴的易学大家,正是在吴博士的不断”鼓励与敦促“(作者原话)之下,该书才得以顺利完成。
吴博士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物理学大家,为何会“鼓励与敦促”一位年龄相差47岁的后生晚辈就《易经》传承进行创作呢?吴博士对于《易经》的评价会是什么样的呢?
故事之三:
现在,我们可以讲杨振宁先生和《易经》之间的故事了。
先展开来讲讲杨振宁先生18年前的那次重磅演讲。那是年,当时在北京举办的活动性质为文化高峰论坛,而杨先生所作的演讲直奔主题,题目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正式的严肃场合,杨先生表达的排在第一位的重要观点就是: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此,文化界和科学界认为,杨振宁先生实际上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归咎于《易经》了。
在正文中,他还有这样的表述:
“我是研究物理学的,没有研究过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语音学、美学、哲学等等。可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成因,我近年来发生了兴趣,所以大胆地今天在这个场合跟大家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没有研究过哲学?”
查询百度百科词条我们能发现,年,杨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一个哲学博士说自己没有研究过哲学,那博士毕业论文是怎么通过的呢?只能说明杨先生和他的两位同行爱因斯坦和吴大猷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哲学和物理学之间有太多关联。在此,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一下,估计他读博时也是听从了老师吴大猷博士的建议才选择了哲学方向,后来有了自己的主张,才放弃了对哲学的研究。
“没有研究过哲学”,或许是杨先生的一种谦词。在他与哲学的渊源中还有这样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除了诺贝尔奖)杨先生还有更为重大的科学成就,那就是早在年他和米尔斯提出规范场理论(也被称为“杨—米尔斯理论”)。所以,美利坚哲学学会年将富兰克林奖章(该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颁授给杨振宁先生,表彰他的成就是世界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年向杨先生颁授鲍尔奖,明确指出,杨先生的规范场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肯定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美利坚哲学学会、美国富兰克林学会,为什么会颁奖给物理学家?看来,认为哲学和物理学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并不仅仅限于爱因斯坦、吴大猷、郭永怀等私人之间。
(插一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好友,两弹一星元勋物理学家郭永怀,也是吴大猷的学生,他在美国留学读博时,攻读的也是哲学博士学位)
钱学森求救信提及郭永怀(划红线处)说到“物理学全才”杨振宁先生,自然也不能不说说诺贝尔奖。但众所周知的情节今天就不说了,我们说说杨振宁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在他的致辞中,“以沉重的心”谈起始于年开始颁发的诺奖和庚子赔款的巧合,而他本人又洽是庚款留学生之一。他对自己的这几句分析可谓非常准确:
今天,我站在这里向你们叙述这一切时,我以沉重的心体会到这一事实:广义来说,我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两者既有冲突,也有协调。
“一阴一阳之谓道”,除了致辞中提到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是不是也存在着冥冥之中的定数?怎么就整出来那么多的巧合呢?
(强烈推荐读者找来致辞的原文读一下,如找不到可私信笔者索取)
我们再返回头来说杨先生年与《易经》有关的演讲。谈论中华文化,自然不能少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杨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到了王阳明“格竹子”的心酸事。
通过上面这么多物理学家与哲学之间的渊源,我觉得“格物致知”中的“知”是不是应该通假“智慧”的“智”?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呢?
据说在希腊语中,哲学就有“爱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人的“格物致知”,自然也不可能将自己局限于“知识”或“知道”,没有智慧,如何能够“平天下”?
我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不是《易经》的错,错就错在宋代的朱熹把《易经》解歪了(一言难尽,“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锅”全让朱熹一个人背他也背不起,但就象杨先生获诺奖时的巧合一样,朱圣人的错应该也是一种定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错解的《易经》经过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之后,必将回复其本来面目,中华文化必将与时俱进,以全新的姿态再次复兴!
《易经》本就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智慧之学,我们不应该忽视“错误之中存在的正确之念”(这也是杨振宁先生受他的美国导师影响而形成的重要治学观念之一);也不应该认为圣人们的话便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杨振宁传京东¥55.9购买已下架《易经》想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模拟宇宙万有的运行变化规律,错误与正确,真理与谬误,不也是在宇宙万有中,一直都共生共在的吗?并且“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既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也要有包容错误的海量。
是不是呢?
#集体学习易经#